Jiao Liping
青岛实验初中老师 | 博鸿游学学员家长 | 美国公立大学少年大学生妈妈

2018-11-02

教育经验 | 他只有初中毕业,却破格进入美国大学少年班——他的妈妈有怎样的教育观?

祝愿每个孩子都描绘出自己最喜欢的生命色彩!

全文12529字,预计阅读时间41分钟。

教子感悟

分享到微信

博鸿教育注:2017年11月4日晚8:00-9:00,在博鸿教育沙龙群,优秀少年朱翔嵘的妈妈缴莉萍老师做了主题为《做孩子幸福的耕耘者》的精彩分享。缴老师,青岛实验初中地理老师,她不仅教子有方,而且多年来奋斗在教学一线,一直深受学生和家长的爱戴,缴老师的倾情分享让大家深受触动,在反思之余,获益匪浅。

朱翔嵘,男,15岁,青岛实验初中2017届毕业生,跳过高中三年,现就读于美国公立大学堪萨斯数学和科学学院少年班。初中期间,曾任班长、校大队部副大队长,校学生会副主席。创建学校首届辩论社,并任社长,在2016年青岛市中学生辩论比赛中,参加两场比赛,均获“最佳辩手”称号,代表学校参加青岛市中学生领导力大赛,担任主讲人。多次获学校“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称号,2016年获青岛市三好学生称号。 初中期间无论在学习、科技、体育、文艺、志愿服务等方面均有杰出表现,获奖无数,比如:上海参加ACT中国青少年英语实用能力交流展示荣获2016口语类初中组银奖。加拿大滑铁卢数学竞赛九年级(傅兰雅竞赛)赛区第一名奖章。澳大利亚国家化学竞赛九年级一等奖。2016年2月在上海获得第37届头脑奥林匹克中国区决赛中获得《古典…流传的伊索寓言》赛题 第Ⅱ组二等奖,同时获得青岛市首个“富斯卡特别创造力奖”,同年5月带队赴美国参加第37届头脑奥林匹克世界总决赛,获《古典…流传的伊索寓言》世界第六名。长号10级、钢琴10级、古典吉他9级、英皇乐理5级考试优秀、英皇小提琴6级良好,英皇钢琴8级良好,并受北京英皇的邀请参加中央电视台《音乐公开课》节目的录制,等等。 朱翔嵘与博鸿有着不解之缘,两次跟随博鸿教育海外游学——2010年英国游学和2014年美国游学

以下为根据缴老师的语音分享整理成文:

各位家长,

大家晚上好!

因为之前孩子先后两次跟着博鸿教育参加海外游学,收获特别大,所以博鸿的老师让我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家庭教育感悟的时候,我义不容辞地答应了下来,我今天交流的主题是《做孩子幸福的耕耘者》。

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生命个体,今天我只是结合着自己孩子的成长经历,谈一谈个人对家庭教育的一些尝试和想法。如果有不妥当的地方,希望大家能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多多包涵。

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叫缴莉萍,是青岛实验初中的一名地理老师。儿子叫朱翔嵘,今年十五岁,小学就读于青岛市实验小学,初中就读于青岛实验初中,现在在美国公立大学堪萨斯数学和科学学院少年班读书。

在这里,我想分享的是:

一、对孩子最大的尊重,是在他懂事以后让他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选择的权利,还有尽量不要拿他和别的孩子进行比较

说实话,要做到这两点真的是不太容易。一方面选择权给了孩子。孩子的选择是否真正对他有利,如果偏离了大方向怎么办。另一方面这个社会充满了竞争和比较,你不比都不可能。所以家长的引导和心态就显得特别的重要。

儿子小学毕业进入我们学校时的分班考试的成绩,当时是年级第一。我跟他说了两句话,我说:朱翔嵘,永远不要为了妈妈的面子学习;永远不要为了追求分数上的第一失去为未来做准备的宝贵的时间。

五岁的时候,儿子说要学钢琴,我说不要学,太苦了,他说我不怕吃苦。我说好吧,那就学吧。没多久呢,他又开始学国际象棋,对国际象棋的喜欢远远超出钢琴。他就想放弃学钢琴,我说可以啊,条件就是钢琴不学,国象也不能学了。

他问为什么,我跟他讲钢琴是你选择的。当你碰到国象的时候你就轻易放弃了,同样的,你以后碰到别的更喜欢的事情也会选择放弃,到最后肯定是一事无成。与其努力后竹篮打水一场空,还不如现在就直接都不学了呢。最后他的选择是国象学习,钢琴也坚持。

后来主动去学英语的理由竟然是:我要好好学英语,不然以后到国际上去打比赛,连裁判说的话都听不懂,那可不行。

学了不到半年,他就去天津参加全国新人王比赛,拿了铜牌,教练希望他在国象的路上走下去,我跟教练交流,我不希望在孩子五岁还没有自主选择能力的时候就帮他决定了人生今后要走的路。我希望我的孩子有选择的权利。

当时和他一起得奖的孩子,后来全部通过国象进入了青岛最好的高中。儿子的国象学到三年级的时候,我就让他停了下来,因为当时学国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锻炼他的心态和培养他的记忆力,我感觉目标都已经实现了。所以最终就没有让他单纯的只选国象这一条道。

儿子虽然没有选择国象,但也走上了一条他喜欢的学习道路。殊途同归,都是好的结果。

实际上呢,我从学校办公室主任的工作岗位上下来,对我来说不是什么牺牲。相反呢,我特别感谢学校领导能够同意我不参加竞选。特别感谢我们的马校长让我在工作上有可以选择的权利,我认为这是实验初中最人本的体现。

人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实现了儿时的理想。我从小的理想就是当一名老师,这也是二十年来,不论我在哪个工作岗位都坚守在教学一线的原因,我知道有一天我肯定会回到学生中间。

我不认为要成就孩子就要牺牲自己。我自己能够选择自己想要的人生才是给孩子树立了言传身教的榜样。

在孩子成长的15年里,实际上最辛苦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

以前我们学校有个老教师谢老师,他跟学生说了这样的一句话。他告诉孩子们:学习的路,很苦,但结在苦根上的果实是最甜的。

我现在真的有这样的一种感受。今年4月的时候,朱翔嵘收到了美国公立大学堪萨斯数学和科学学院少年班的录取通知书,他就有机会选择初中毕业之后直接去美国读大一。

实际上,我们是今年1月中旬才得到的招生信息,很偶然地听说了这个事情。因为美国少年班的学生主要是上海,广州,深圳的孩子比较多,这些城市也是中国教育最国际化的地方,少年班主要招收高一和高二的学生,初中毕业去的孩子比较少,我们之前的打算是先考上青岛的重点高中,然后高二前后开始去申请美国的大学,实际上去美国读书也是他自己做的决定。

意识到孩子有可能长大后要去国外读书的时候,我就和孩子爸爸商量,孩子出国这件事情上不能撞大运。在不了解你要去的这个国家的前提下就一下子把孩子送去,我们觉得这样不是特别的稳妥。所以,我就和孩子爸爸商量一定要让他提前感受选择适合他的国家。

其他的国家和地区,我们是以旅游的方式带他去的,而美国和英国是以游学的形式,让他深入课堂去感受的。

最后他说:妈妈,我喜欢英国,但是我要去美国读书,因为美国的教育体系更适合我。

美国有大约三十多个州设立了少年班项目,公立私立的都有。其中公立大学少年班,因为州政府的补助比较多,加上美国认为是属于他们的优质的这种教育资源,所以公立大学少年班招收的国际学生就比较少,从我的角度来讲,之前确实没有想到他能够考上。

实际上很多年以前,我曾经在网上百度过少年班,孩子刚上小学的时候,那时候的介绍非常的简单。中国的少年班,好像就提到了中科大和西安交大的少年班。美国只是说有少年班,但招收国际学生的名额非常少,看完了之后,我觉得离我很遥远,真的是想都没有想过孩子有一天能够去到那里。

去少年班,也是他自己做的决定。当时是好朋友帮认识的高二的孩子打听的。因为比较了解朱翔嵘,知道他的英语和理科都还不错,觉得挺适合他的。

我记得当时是在周六的上午得知,正好北京负责少年班的老师在来青岛的路上,我们周六下午见了面。我了解了这个项目后觉得确实很好。但是我也很坦诚地跟那个负责的老师说我做不了孩子的主,只能周日带他来让他自己决定。儿子周日去的时候其实就直接参加了他的英语和数学的笔试,又听老师介绍了少年班的情况,然后他就跟我们说:我要考少年班。

后来就是约面试,面试也很顺利,院长在面试结束时说,只要他的托福成绩达到要求,就会发录取文件。提报托福成绩的时间是3月份,所以,儿子就决定参加2月26号的托福考试。

当时,青岛托福报名已经没有考位了。所以2月26号是去潍坊考的。最后,他托福考了89分,过了少年班的分数要求。他自己感觉89分,有点儿遗憾,因为之前没有参加过模考,因为没有考试经验,说考到100确实有困难,但是95分左右应该是可以考到的,我当时跟他说妈妈已经很满意了,毕竟只准备了一个月,你还是一个初中生。

其实呢,朱翔嵘考取少年班的过程,我们没有特别的感受,就是在平平淡淡的每一天中,就这样一步步走着。

直到8月份去了美国,我们才知道,今年美国公立大学少年班只录取了十二个中国学生,其中两名初中生。

他在得知少年班录取之后呢,仍然决定参加中考。知道中考成绩742分的时候,我内心真的是有一种释然。

因为朱翔嵘进入初中之后很多特长都是在一直学,课外参加了许多的活动。与其他的同学相比,用在课内学习上的时间真的不是很多,尤其是进入初三,他基本上就是在学校六点之前写完作业,回家之后都是忙一些其他的事情。

因为今年青岛二中的录取线是730分。五十八中的“大学先修班”的录取线是740分。他的分数超过了这两个最高的分数线。我们感觉就是他的初中生活基本上就不留遗憾了。其实,我后来就跟孩子说了这样的话,我跟他说:你的成绩妈妈之所以高兴,不仅仅是因为你,还有特别重要的一点,因为我是一名老师。这样的结果让我一直坚守的信念变得更加坚定,就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可以兼得。这会帮助更多的家长和孩子树立信心。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可以借鉴经验和教训,但每个孩子要走的路确实不一样。所以呢,我觉得少一些比较,多一些借鉴,对孩子更有利。

教育必须面对每个活生生的个体,教育的内在的客观规律决定了教育必须是个性化的,我们的孩子能否等到学校真正实施了“个性化”教育才开始成长?这当然是不现实的。但是家庭教育则不同,每个家庭有每个家庭的特色,每个家庭也有每个家庭对孩子不同的培养目标。

二、在家庭教育实施的过程中有四种观念,一直引领着我

第一种观点是科学的天赋观。

铃木镇一说过,世界上根本没有所谓的“笨人”,只有许多没有充分训练而低能的人,每个孩子在音乐节奏、自知内省、数理逻辑、身体运动、语言、视觉空间、交流交往和自然观察等八种智能方面都有优势智力领域和弱势智力领域。有不同的适合个体差异的学习方法。

如果家长早些知道孩子的特点,强化优势,真的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笨孩子的概念实在是不应该有。每个儿童,只要是正常的儿童,都是聪明的。只不过他们聪明表现在哪个或哪些方面可能有所不同,作为家长我们要做到了解自己的孩子,千万不要“一刀切”。

第二种观点是正确的人才观。

也就是我们老话说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一个人不管干什么,只要是对社会有益就是人才。

第三个观点是积极的幸福观。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幸福观,我记得中央电视台做过一个大范围的社会调查:你幸福吗?有一部分人将幸福与物质享受等同起来,其实物质享受只是幸福的一部分,幸福的内涵很丰富。

《父母课堂》当中曾经有一篇文章叫《培养孩子的目的》,真的是引发了挺多共鸣的。文中对家长提出了三个问题让我们思考:你培养孩子有目的吗?有目标吗?有方法吗?

作为家长,我们每天接送孩子上学放学。给他做饭洗衣,关心他在学校的表现是否完成了作业等等,那我们是否认真思考过,我们培养孩子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这里我稍微说的多一点啊,因为我们今天的主题是《做孩子幸福的耕耘者》,在儿子刚出生的时候,眼前有这样一个很鲜活的小生命,曾经有一度我感到恐慌,这种恐慌无力,实际上是来源于我对婴幼儿教育的无知和茫然。

为了不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留下遗憾和悔恨,孩子满月的时候我就下定决心去参加学前教育的自学考试。值得庆幸和回味的,十多门考试科目,全部一次性通过。

毕业论文的选题,我是围绕家庭教育展开的。我还记得当时去济南参加论文答辩的时候。现场提问环节,考官问我说你为孩子付出这么多,你希望他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记得我当时是这样回答的:我要让他成为一个幸福的人,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然后考官他又问我说,如果你的付出没有你想要的回报,你要怎么做?

我跟他说:我在乎的是我是否是一个合格的母亲,而不只是追求让我的孩子对我有所回报,孩子有孩子的人生,我有我的人生。只是在我人生诸多的角色当中有一个角色是母亲,我不希望愧对。自己拥有这样的一种称号。我从来都认为培养出翔嵘是我的责任,我从不把“宝”押在任何人的身上,我要做的首先是当一个合格的母亲,为孩子的幸福,尽自己最大之可能。我也清楚的知道幸福是要有资本的,物质层面,精神层面,文化层面,缺一不可。作为母亲,我必须和孩子一起共同成长,不断的学习。

其实,培养孩子真得是一个特别巨大的工程。除了孩子先天遗传之外,后天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共同作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不是我能改变的,所以只有努力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大量的去阅读一些教育的书籍,用心观察孩子的各种各种表现,向周围的优秀的家长及同事,还有一些教育专家求教,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活动,通过多种途径带孩子感知自然和社会。成功不是幸福的全部,但是没有成功,幸福也不会完整。

所以,我会告诉孩子:如果你想要拥有比别人更高的成就,就必须拥有别人所没有的东西,要么就是超过所有人的天赋,要么就是超过所有人的刻苦。我实际上一直在努力的将对人生和未来的这种选择权交给儿子。告诉他,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不管是幸福或者是不幸。不论你的选择如何,只要能够勇于承担就可以。

第四个观点是先进的家庭教育观。

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传授,而是开发潜能,培养习惯,教会做人,重在“育”而非“教”。

父母对孩子、对自己、对生活的态度真的是会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的。因为这是培养一个孩子方方面面太多了。所以呢,我就从几个角度谈一谈我的一些看法,不一定全面。

三、在对待孩子方面,和大家主要交流的几点

首先,要学会尊重自己的孩子。

实际上有的时候,我们对孩子好像太随意了,想说就说,甚至有的时候,想打就打,想骂就骂。但是对孩子的这种急躁和不尊重,真的会影响到他的心理成长。所以不能对同事朋友做的事情,尽量不要对孩子做。

实际上这点我也是感觉想要做到很困难,但是我是觉得虽然很困难,但一定要有这样的一种意识,尽量的让自己去学会尊重孩子,平等的对待孩子。

第二点,要在严和松之间慎重地游走。

其实严和松之间的这个度实在是很不好把握。实在不好把握的时候我就告诉自己,那就抓最重要的点,抓对孩子未来影响最大的点。不能一直都是很严的,当然肯定也不能一直都是松的。所以在一些影响他一生的这种事情上一定要对他严格要求。

在这个度的把握的这个过程当中,其实我一直秉承的是“先严后松”。我就以孩子的学习为例,我发现好多家长在小学的时候陪伴孩子,也陪伴孩子学习,但是到了初中因为小学时并没有完全养成比较好的习惯,到了初中需要家长陪的更多。

在我印象里,我陪伴朱翔嵘学习最长的是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写作业,数学就写阿拉伯数字,语文就写拼音和很简单的字,我基本上都能陪他三个小时。

因为他在写的过程当中,有的时候就会不认真,不认真,就必须擦了重写,我也不替代他。那个时候晚上陪着他学习真是挺折磨人的。但是好像一年级过了之后,这样的印象就已经很少了。因为通过对他这种书写的训练,孩子已经知道了妈妈对他学习的这种严格的要求。后来这种要求一直陪伴在他学习成长的过程当中。

第三点,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

这一点,我觉得也是非常重要的。有件事情印象特别深,就是他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一天呢,下雨路上堵车,我把他送到实验小学门口的时候就已经迟到了。我就嘱咐他,我说你下了这个车快点走啊,他答应的好好的。但是下了车过了马路以后,我就看着他还是慢慢地走。当时心里火急火撩地特别着急,我就想着孩子为什么不快点走。但是就是在他快上完大楼梯的那一刹那,看着他那个小背影慢慢儿地按照自己的节奏往上走,忽然心里头就有一种酸楚的感觉。

我忽然意识到:我为什么总是要拿我对事情的态度,用自己比较急的脾气去改变孩子本性上的一些东西。因为朱翔嵘就是属于那种做事情真的不急不慢的孩子。所以当他快要走到楼梯上的时候我就心里头挺酸的。我想,中午来给他送饭的时候我就不要批评他了。

可是中午我去给他那个送饭的时候还是没忍住,我问他:你在车上都答应妈妈要快点走,为什么下了车还是慢慢的走呢?今天想来,我真的特别特别的庆幸问了他这个问题。孩子是这样跟我说的——他说,我已经迟到了,如果我使劲地跑,顶多快三十秒,但是我进到教室里,有好长时间会气喘吁吁地不能好好听讲,可是我就这样走进去,我是不是进去就可以听讲呀。

这个话对我内心的触动特别的大。我就在想我以后不可以拿着我对事情的看法去想他对事情的看法。我一定要就是蹲下来去听听他到底是怎么想的。所以从那以后,碰到事情我就会经常的提醒自己,一定要问问儿子是怎么想的,我不能想当然。

第四点是对孩子的态度上,我认为应该告诉孩子该怎样做。

我经常听到周围的家长说就对孩子说啊,你要好好学习,你怎么就是做不好。我们不能拿着自己的认知,去等同于孩子的实际的认知的水平。实际上,有太多的时候,他是想做好的,但是不知道怎么做好。而作为家长我们想当然的认为他是知道的,实际上孩子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去做,所以当你想要孩子有改变的时候你要告诉他怎么做,才能够帮孩子去成为更好的自己。

第五点,要和孩子共同面对困难,克服困难。

这里我就举一个例子,就是之前朱翔嵘学长号的时候,我们跟着一个老师。后来学到了一定的程度,想要再学的更专业一些,我们就换了老师,但是换了这个新老师的时候,以前的这个长号老师不太高兴。只要教过朱翔嵘的老师,我们都挺感恩的,所以我就不愿意和这个老师有冲突,就跟朱翔嵘说,我们跟着新的老师学,但是我们不要再去参加比赛了,不要让以前的老师知道你孩子在学。后来新老师跟我们说,有一个比赛,让朱翔嵘去参加。一般情况下呢,老师给我们提的建议我们都会很认真的对待,所以我们说好那就去吧,结果在决赛的时候呢,我们才得知他之前的这个老师是决赛的长号评委。

当时小朱的爸爸就很犹豫,因为我没有陪着去就打电话问我,就说告不告诉朱翔嵘啊,我说你要告诉他,不然的话孩子一进去更懵了,我说你要从积极的角度去引导他,就是你一定要告诉朱翔嵘,这是一次特别难得的机会,在很严厉的老师的面前把你正常的这个水平发挥出来,如果能够过了这个坎儿以后他的心理素质就会提升更大的一步。不要把它当做一个为难的事情去面对,一定要去把它当作一种提升锻炼自己能力的事情去面对,我说这样他的心态会更积极。

特别庆幸的是最后他真的就是发挥的挺好的,结果也挺理想的。后来,他参加了很多的比赛,比如青岛市的辩论,青岛市中学生领导力大赛,包括CTB在北大斯坦福中心的答辩都得益于这一次的经历。

第六点就是要帮孩子树立信心。

当他碰到事情打退堂鼓的时候,我就总会跟他说:你比你想象的还要好,你比你想象的还要勇敢。

我举个例子,他初一的时候得了新东方梦想奖学金,新东方有一个课程卡就是给这些得奖学金的孩子。他当时因为英语学的比较早,所以新东方的中学生英语课程实在是没得可报了。我就跟他说要不然你去报托福班吧!他说我能行吗?我跟他说,能行不能行的,你去试试,不就得了,实在不行咱就出来呗,也不丢人。

后来,他还就上了这个托福班。托福班的学生很多都是大学生,甚至研究生,然后还有些高中孩子。他说老师得知我是初中孩子很吃惊。其实小孩儿的那种虚荣心得到了满足,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我想他也树立了学习英语的这种自信心。所以他到美国少年班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基本上应该算是适应了那里的学习生活。

第七点,要让他去做这种外圆内方的人,要做文明的人,文明的事。

其实每个人内心,都应该有自己的坚守,但是也要去适应社会。我始终觉得做一个文明的人,做文明的事情比孩子的学习重要的多。他首先要学会做人,在我们家呢,考试成绩理想,那是正常的,我们也没有特别的表扬他。但是有一次,我们同事跟我说的一个事情,我就真的是发自内心的去表扬他。

当时我们学校美术老师在实验室透过窗,看到了他往校门外走,走着走着,他又回来了,回来干什么呢?他意识到他走过去的时候,门口的花盆儿是倒的,他就回来吧花盆扶起来了。这件事情我知道了以后,发自内心的表扬了他。

第八点,让孩子可以去选择做或者是不做。对的事情呢,一旦做了就要认真,努力。

人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不一定是你努力了,就一定会有一个好的结果,但是不努力的结果一定不会好。所以我们要帮助孩子学会坦然地面对生活中发生的很多事情,努力的让他的内心变得更强大。

四、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要求

首先,孩子自己带,不给自己找借口,承担身为父母的责任。让孩子成为一个有责任的人,家长要求孩子做到的,我们首先自己要做到。

我印象特别深的就是孩子幼儿园的第一次家长会,因为我和小朱爸爸的工作都很忙,我们就让爷爷去开了家长会。幼儿园的班主任老师,跟爷爷夸朱翔嵘表现很好,但是也提到了一个问题,说他不会系鞋带。这个确实是朱翔嵘的短处,我们也知道他这点做的不好。家长会之后,爷爷就不停地督促翔嵘系鞋带,有的时候也会着急,我在旁边儿看着内心是有触动的。后来我就跟老公交流,我说这样不行,爷爷是好心,但总盯着这一个点,很容易适得其反。

幼儿园老师告诉我们孩子的不足,实际上是内心深处是盼着孩子更好,所以我一直都特别感谢。其实表扬一个孩子很容易,但是要指出这个孩子的不足,实际上是件不容易的事,只要经常去关注孩子,你才会及时的发现他的问题。张老师的意思,实际上是希望儿子更好,我跟老公建议,以后家长会必须是我们两个人去。

挺幸运的是我老公在孩子的这种教育的事情上一直是很配合我的。最夸张的一次因为我有一个必须参加的重要会议,而他在外地,幼儿园的家长会,我先去开,他呀正好到了要回家的时候,坐飞机从深圳回来,直接带着行李箱到幼儿园代替我继续参加家长会,我去参加工作上的会议,就这样交接了一下。

实际上说心里话,我们这不是作秀,发自内心的我们觉得我们应该这样去做。其实孩子也在看爸爸妈妈对他的态度。这件事情,他是知道的。通过这样的一个事情,慢慢的孩子也会学会碰到困难不推诿,尽量地去克服困难。

第二点,要让孩子感到安全。

其实朱翔嵘从小到大呢,基本上只要和别人发生冲突,我都会先批评他。因为我总说,一个能够进步的人,一定是一个自省的人。碰到问题,先要找自己的不足在哪里。从小到大我只有一次我毫不犹豫地站到了他的旁边,就那一次我觉得我孩子内心的安全感就得到不同于以往的满足,从此以后他就相信妈妈能够时刻都都都在他的身旁保护他。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没上小学之前,有一天他去学国象。下课了,家长孩子都往外走,先看着他穿好鞋出去,然后我穿鞋的时候,就听见外面儿子已经哭了。我出去后,问他怎么回事?他说另外一个比他大的男孩儿不知道为什么无缘无故就朝他脸打了一巴掌。我先问他,有没有动手?有没有动嘴说不好的话?他说没有。那个比他大的孩子也承认朱翔嵘没有做任何对他不敬的事情。

了解完事情的经过之后,我很大声地冲着那个男孩训斥了他。旁边的好朋友劝我说算了,说别那么对别人的孩子。我很严肃地当着儿子和那个小孩儿的面说:如果朱翔嵘有了错,我一定很严厉地批评他;但是当我的孩子一点儿错都没有,无缘无故地受到了伤害,作为妈妈就应该站到他的前面。从那以后,只要朱翔嵘犯了错误,再批评他,他基本上能接受。因为他曾经有过这种如果他没有做错什么,我毫不犹豫地为他撑腰的情感的体验。不是溺爱,而是我们要通过我们的行动让孩子感到安全,这一点特别的重要。

第三点,我觉得一定要多学习

用尽可能科学的方法去教育孩子,与孩子共同成长。

第四点,用心地去关注孩子

这种用心,挺笼统的,我就举一个例子:也是去学国象,因为工作很忙,下班带着孩子吃完饭去上课来不及,我有一个特别好的朋友就住在学校附近。一般是我下了班和朱翔嵘一起去接他们母子,她做好了饭,给朱翔嵘带在路上吃,我载着她和两个孩子一起去老师家。当天她包的饺子。我在前面开车,他们坐在后面,上车儿子就开始吃饺子。

我忽然冒出一句:朱翔嵘,你不要再吃了,你都已经吃了十八个了。我朋友很惊讶,然后就说:啊!你怎么知道他吃了十八个饺子?因为她看到我在前面开车,根本没往后看。她不信就去数数。她带了三十个,袋子里剩了十二个。她说:你都神了。我说不是的,就是一种感觉呗。我举这么个小例子就是想表达,虽然我在开车,孩子在我的身后,但是我还是在时刻关注着他。

第五点,要向孩子学习,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

有时候,我们大人的眼光,说真的没有孩子看世界,看的那么透彻。当然也不是所有的都是这样,毕竟大人年龄在这儿,我们有我们的经验。

我触动挺大的一件事,是他二年级的时候,他当时在我办公室写作业。我一看他作业好多,就说:你快点儿写,作业那么多,你得抓紧时间。他看了看我,说了一句话:我没有觉得多,是你觉得多。正好我们办公室一个同事听到了。她就觉得,这么小的孩子用他自己的这个眼光去看世界,真的和我们想的是不一样的。

从那以后,我就会调整我看待事情的角度,尽量让他自己去看,去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尽量让他自己去体验。我把我更多的眼光去关注我该关注的,不管是工作,还是学生。他用他的眼光,他的态度去体验他自己的这种成长。

第六个,应该抓好每一个第一次

因为昨天,我看到群里也有家长提起手机的事情。实际上,在我们家手机的使用是没有什么可以商量的余地的。手机是用来查阅资料、通讯用的,手机从来没有给他锁起来藏起来过,因为我觉得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以后肯定要运用这种通讯工具,不仅生活,还有学习。从小到大,很明确的一点就是手机不可以玩游戏。其实给孩子说了他一开始他是不会听的。

一开始他有了自己的手机,在上面下载一些小游戏。我每一次看到都会很严厉地表明我的态度,一开始,他并不是很当回事儿,但是每一次只要见到了我就表明我的态度。然后慢慢的,他会觉得用手机玩游戏,是一件不太好的事情,他会有这种认知。

用手机玩游戏没有可以商量的余地,从来没有过谈判,说他干好了什么事情,就可以玩儿十分钟或二十分钟。我后来跟小朱探讨过这个问题,我说绝对不是十分钟二十分钟的问题。

你写作业的时候,你就会去想你写完了作业会有十分钟玩游戏的时间,没玩儿完的时候你想玩完这一局。等玩儿完了十几分钟,你还要再回味回味。每一天所谓的十分钟,实际上要远远的超过这个时间。

QQ和微信的使用只有处理学校学生会工作的时候才能用。有的时候他和同学闲聊天被我们抓住了,都是很严厉地去批评。也不怕大家伙笑话,实际上,他在初三的时候,有一次因为手机的事情,甚至离家出走过。他说,不是离家出走,是你把我赶了出去。

在每一个有初中生孩子的家庭中发生的某些困扰、矛盾冲突,实际上在我们家都发生过。

第七点,如果我真的做错了,我会很真诚的和他说对不起

我发现当我跟他说了对不起后,他的身体就不再紧绷,然后我再告诉他,我说我希望你能原谅妈妈的一些行为的时候,他都会说不要紧。孩子们对我们大人,真的是特别宽容。所以我在想,有的时候我们在严厉要求他们的同时,理性的爱着他们的同时,真的要学习孩子的这种宽容。

第八点,大人要有自己消化压力的能力

有一段时间我因为工作特别多,孩子的爸爸又总出差,我就觉得我心里特别的压抑,我都能够明显的感觉到我的心里有一种压抑感。有的时候,就会控制不住的一下子冲着孩子爆发,那时候他还在上小学。每一次发作之后,我自己都非常的痛苦,我就去寻求我们学校心理老师的帮助。

她只跟我说了一句话:大人要有自己消化压力的能力。当时听了这句话,真的就是豁然开朗。不能把大人来自于工作、生活当中的压力转嫁到孩子身上,这样对他们是不公平的,对他们的这种成长也是不利的。

五、谈一谈家庭氛围的营造

首先,是从饭桌要做起,让孩子快乐。

曾经听过这样的话,我觉得挺有道理:说创造力的培养也可以来自花样翻新的食物。我们在家庭生活当中也努力的去尝试做不同的食物给孩子吃。

第二点是家里人一定要携手,为了同一个目标去努力,尽可能的不要有权威的那种意识。

其实在我们家真的就是谁对了,就听谁的。有的时候好像不管是我做的不是很合适,或者是小朱爸爸做的不是很合适的地方,我们都会拿出来探讨。家里发生的很多事情,不论是好的还是不太好的,很多时候会和孩子去交流。

交流的目的不是为了去说道谁,更重要的是想让他能够去学会处理家庭成员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其实在任何团体当中,你都首先要对别人付出,然后才能收获别人对你的理解和帮助,我觉得家人也是这样。所以全家人如果为了同一个目标去努力,我想孩子的家庭观念也会更强一些。

第三点是要尽可能地去制造快乐,然后去制造一些共同的体验。

看电影、话剧、旅游、骑车、游泳、下棋……包括家庭聚会和朋友聚会,我们都会和孩子一起,尤其是旅游。

因为我本身是学地理的,还有一点,我觉得孩子就是应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旅游的过程当中体会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确实能让他的视野更开阔,以后长大了会有更广阔的格局。所以有一天儿子和我聊天,他说,同学都叫我学霸,他说我根本不是什么学霸,我是学着的“玩霸”。

六、对于孩子兴趣和特长的培养

目前,存在着一个很普遍的社会现象:大多数孩子都是“上班”一族,就是上各种各样的特长班。对于这种现象,我觉得大家应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可否认的是,这是社会发展的一种产物,身心健康、全面加特长的孩子才能更好的适应飞速发展的这种社会的需求。

要做到课内和课外兼顾,孩子和家长不吃苦是不可能的。让孩子直面学习中的困难,打破轻松学习快乐学习的神话,这是每一个明智的家长要做的。我在这里所说的学习不仅仅是课内的这种学习还包括课外的这种兴趣特长的这种学习。

在孩子学习的这个过程当中,吃苦后孩子收获的不仅是知识,实际上更有毅力,恒心以及克服困难的这些勇气。原来叫做智商,后来又提出了情商,现在还有一个提法叫做逆商,就是逆境当中你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去应对的。

所以孩子学习的过程当中他其实要克服很多的困难,要吃很多的苦,付出很多。面对困境的时候,家长如何在逆境中陪伴他更好地去应对,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

特长的学习,包括外出游历世界,最好不要冲击校内正常的学习生活。我们家出去旅游的时间,基本上从来不在孩子正常上学的时段。放了假,也不选一开始。虽然在旺季的时候费用能高一些,但是培养孩子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的态度实际上更重要。

大部分假期是放了假先写老师布置的作业,预习完下学期的功课,再去旅游,一定在开学前三到五天回来,为开学做好准备。

对于孩子良好的习惯、端正的学习态度的养成,家庭教育一定要和学校教育密切配合,才能产生好的效果。

我们对儿子提出的一个很基本的要求就是学校老师布置的任务必须认真完成。实际上十几岁的孩子,他是达不到的,可是家长仍然要不停的去强调我们的态度。

有些家长会发现,有的时候孩子在小学、初中你跟他说的一些事儿,他就是不做。到了高中,忽然有一天你会发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已经按照你之前期望的那样开始做了。我在想,不是孩子不想做,而是在那样的一个年龄,他不会马上把他想的变成行动去体现出来,所以该提的要求还要提。

七、对学校和老师态度的分享

对学校和老师我们持有的态度是教孩子感谢学校和老师。这种付出和感恩教育我觉得在孩子的中学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很难想象一个孩子不懂感恩,能够幸福的生活。对于周围过河拆桥,不懂感恩的人,我们都是叮嘱孩子一定要远离。

让孩子爱自己的学校。我觉得爱国教育是从爱班级、爱学校的集体教育发展起来的。他在出国之前跟我说说,妈妈你帮我买国旗,我要带到美国。我觉得他有身为一个中国人的这样的一种觉悟和认同,特别的好。所以他现在在堪萨斯少年班的写字桌上时刻都插着一面中国的国旗。

我们还让孩子换位思考,让孩子去理解老师的一些做法。

另外是家长和老师一定要进行有效的沟通。我周围的同事和朋友,大多得特别负责任。有的家长和老师交流有顾虑,不好意思和老师沟通,其实我觉得没太有必要,因为现在都有微信,如果你有什么想法,你完全可以把孩子家里的表现和老师进行这种有效的沟通。其实第一时间知道了孩子的一些不恰当的表现,可以在第一时间去纠正,可以事倍功半。家长也要克服自己和老师的这种距离感。在尊重老师有个人生活时间的前提下,还是应该有效沟通的。

尽量不让孩子有特权主义。朱翔嵘初中和我在一所学校,我曾经问过他,需不需要妈妈跟学校领导老师打招呼进行特别的照顾。同时也告诉他,只要使用了一次特权,他在初中所有的努力都会成了妈妈的功劳。他说不要。

进入了初中以后,不管他摔倒了还是怎样,我都愿意让他自己去体验,因为我觉得我现在能保护他,能帮助他,但是我不可能去扶持他一辈子。我跟他说过这样的话: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凝聚,只有一种爱是为了分离,就是爸爸妈妈对孩子的爱。

孩子出国以后,对我来说他的平安和健康是最重要的。

八、要特别注重安全教育。

学会保护自己。包括校园安全,尤其是不要和同学打闹。

还有就是青春期的教育,如何面对危险这些呢,我们在他成长的过程当中,真的都是很严肃的和他去交流过这些问题。

九、对孩子初中阶段的学习和发展,两点比较深的感触

第一点,我觉得应该确立孩子的优势学科

强化孩子的优势学科增强他学习的信心,这点非常重要,目前有太多的家长把孩子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放到补孩子的弱势学科上。弱势学科当然要补,但不能孤注一掷。否则就孩子可能会越学越丧失兴趣和自信。

在学习上我是觉得增强孩子学习的信心,这点比什么都重要。进入初中科目多了,抓两到三门的优势学科,让他在某一个学科上先找到自信,慢慢这种自信会产生越来越多积极的影响。

第二点,我觉得作为家长要为孩子的成长做好规划

这种规划一定要尽早做,孩子上小学的时候你就应该去追踪研究中考、高考的政策,如果你有出国的打算,孩子上小学其实就得去关注留学的信息。

另外,孩子要走的路到底是专攻学习还是艺术,体育,作为家长真的是要提前有所考虑。尽可能的早点儿去想,不然的话冒冒然然地做决定,实在是风险太大。

孩子的培养,最忌讳的是不得已的仓促决定。要让孩子走的扎实,稳妥,一步一个脚印。在这个过程当中,家长千万别人云亦云,别人说什么就赶紧跟风走。我觉得我们每一个爸爸妈妈都要成为那个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孩子的路,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和不适合。走了适合他的,孩子就是走了一条最好的路。

时间的原因,我和大家的集中交流就到这儿,

祝愿每个孩子都描绘出自己最喜欢的生命色彩!

愿我们的孩子拥有幸福!

非常感谢大家的倾听。

如果大家有什么需要了解,或者是进一步探讨,也可以提出来,我们共同交流,谢谢大家!

分享到微信